您好,欢迎来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 走进西柏坡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西柏坡,地处冀西山区、平山县中部,座落在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该村一湾绿水环绕,风光秀丽,水土肥美,物产丰饶。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翠柏苍郁而得名。作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三面[详细]

  • 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革命岁月中,有这样一位英雄——李白。他身处敌占区,秘密从事着地下电台工作。狭小昏暗的阁楼,便是他的“战场”。深夜,万籁俱寂时,李白轻轻打开电台,指尖在电键上快速跳动,滴滴答答的电波声,传递着重要情报。敌人的监听车在街头穿梭,他却镇定自若,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躲过搜查。然而,危险终究降临[详细]

  • 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汲取奋进力量

    在山西省阳泉市的狮脑山巅,百团大战纪念馆静静矗立,如同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战历史,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光芒 。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基石”为设计理念的建筑外观,它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实根基,正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托举[详细]

  • 西柏坡的英雄——曹火星

    曹火星是西柏坡红色故事中的闪耀人物。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他身处西柏坡这片革命热土,心中满是对新中国的憧憬与向往。他以饱满的激情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创作出了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简陋的环境中,他反复琢磨、精心构思,将心中的情感化作激昂的音符和质朴的歌词。这首歌从西柏坡唱响,迅速传遍大江[详细]

  • 在历史中汲取力量

    红色教育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从长征路上的坚韧不拔,到抗战烽火的浴血奋战,红色基因贯穿始终。 红色教育能让我们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热爱,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理想抛洒热血。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详细]

  • 坚毅女杰江竹筠:西柏坡精神的远方火种

    在西柏坡的革命征程中,江竹筠虽未亲临此地,却与这片圣地精神相通,用热血与生命谱写壮丽篇章。1948年,江竹筠在重庆负责中共地下党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由于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敌人对她施以种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妄图从她口中撬出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凶残[详细]

  • 重温保定红色记忆,砥砺前行力量

    保定红色故事,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先辈们的热血与智慧。读完这些故事,我深受触动。“二小放牛郎”的故事家喻户晓。王二小面对凶残的敌人,镇定自若,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用自己年幼的生命,换来了乡亲们的安全。他的勇敢与牺牲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这些红色故事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王二小在危险面前,不[详细]

  • 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诞生于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两个务必”是其核心内涵,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革命胜利前夕,共产党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挑战。谦虚谨慎能让人[详细]

  • 正定县名的由来

    正定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西部是河北省会石家庄下辖的一个县,古称真定常山恒州振州,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文化历史深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那正定这个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正定原名真定,在中国古代避讳制度就是为君者讳为尊者讳,因为皇帝爱新觉罗 胤禛,雍正元年四王爷当成皇帝了,所以跟禛字有关的[详细]

  • 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翻开历史的长卷,那段红色记忆熠熠生辉。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革命先辈们怀着坚定的信仰,前赴后继地奔赴战场。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跨越千山万水,踏过草地、翻过雪山、强渡江河,哪怕饥寒交迫、伤痕累累,也未曾停下前进的脚步。狼牙山上,五位壮士临危不惧,在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