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宣讲(七) 西柏坡的记忆,故事中的传承
西柏坡精神宣讲(七) 西柏坡的记忆,故事中的传承
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
1948年7月中旬的一天,毛主席到村外散步,看到田地里的花生、玉米等作物长势很好,只有稻田里的秧苗显得很细弱。于是他向一位正在稻田里拔草的农民了解了情况,当得知乡亲们种水稻是直接播种,亩产仅二三百斤时,毛主席说:“这么好的地打这么点稻子,产量太低了。我的家乡也种水稻,但不是直接播种,都是先育苗后插秧,这样稻子长出来后,又粗又壮,一亩地能打七八百斤呢!不信,你明年试一试。”毛主席担心老乡听不清自己浓重的湖南口音,一边说还一边向老乡示范插稻秧的动作。这位农民叫阎志亭,当事后得知这位身穿打着补丁的粗布军装、教他种稻子的人就是毛主席时,他回去后激动地把这件事讲给了乡亲们听。乡亲们听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于是他们一致决定明年一起试一试。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以及致力于改善农民生活情况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毛主席贴近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亲力亲为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摘自《山东职业学院三味书屋》
原文链接:https://xbpjy.cn/hongsewenhua/34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